Z's Blog

Design Life Style

2008年6月21日

經濟學人2008-06-21

http://www.economist.com/printedition/index.cfm?d=20080621

本期專題是”能源的未來”

對於替代能源有興趣的人倒是可以看看。文中提到替代能源很有可能是下一波大發展的產基。把現有的世界電力消耗15 terawatts(10^12w)陸續轉換成替代能源,約需要每年投入6兆美金(十分之一的世界經濟輸出),而到2050年,估計世界電力消耗會達到 30 terawatts。如果歐洲的碳稅開始實施的話,風力發電的價錢就有相當的競爭力。2004年的世界統計,更新能源佔總發電量只有1%。

Google.org也在徵求比煤便宜的方案(RE>C)

開發中國家也有相似的動作:中國電力需求大,現在也在大量增設風力發電機組。巴西的酒精燃料,也提供了40%的車輛需求,發電需求也快要達成15%。南非也是在開發簡單安全的核子反應爈。

西班牙在風力發電產業裡也是領導角色。風力發電的容量每年增加30%。風力機組的可靠度也在提昇,停機時間約3%,發電成本8美分/kWh,和天然氣發電差不多。不過燃煤還是5美分/kWh(若加上碳稅或處理費也是變成8美分)

電力網路也要更新:這邊還提到DC直流電力網路,交流電纜在海裡會因為水的關係,耗損大;直流電也比較合適傳比較遠(高壓直流電傳輸耗損較小,可以 架1000km以上的跨洲電力網路;但交流昇降壓較容易,不過交流電比較容易跑到地上,所以才要架高架電塔)。有多餘的電力可以像日月潭那樣把水抽起來, 儲存能源應付尖峰時段。電力系統和電器也要變得更有智慧一些,可以互相調整,減低尖峰用量。

用胺類的東西就可以捕抓CO2,低溫會結合,高溫會分開,但是處理費用貴;而分離出的二氧化碳也很難處理,合適的儲存場不易尋找。目前只有3個案子在運轉。光是美國就需要1500個處理廠來吸收所有發電所產生的CO2。處理費每噸約$25,輸送去埋起來約$5。

太陽能電池,在1995年的產電成本是50美分/kWh,目前是20kWh。光熱發電目前也可以做到8美分/kWh,白天可以熔化鹽,晚上仍可發電。還有SUNRGI公司聲稱用鏡子把光線集中投到光電板上,可以做到5美分/kWh。

本期科學科技區,提到了endowment effect(原賦效應),蠻有趣的。

這個效應簡單的說:給某一群人,巧克力棒或是咖啡杯二選一。在給予巧克力棒之後,再拿咖啡杯去和他換,大部分的人還是想要留著手上的巧克力棒。對於大猩猩做類似的實驗,不論是給予花生及果汁冰,再拿另一個去和牠換,也是得到相似的結果。

有科學分析結果表示這是因為演化過程中,對於”交易”這件事情,害怕它所產生的風險而演化出來的結果。對於已經擁有的物品,就會覺得它更有價值一些,而且影響層面相當廣。(不過居然玩具例外?)

真是不理性的人類。這種例子還真不少,自己也不例外:用舊的東西也捨不得賣、自己喜歡的品牌的產品,就會覺得別家的都比不上(傻傻的品牌忠誠度),下跌到不行的股票,也覺得自己眼光不會錯,怎麼都不賣。佛教裡要人放空,應該也可以治療這種毛病吧(誤)。

文中還有列出其他人類非理性的動作:

  • Confirmation bias 確認偏誤(好難理解的翻譯) 就是只聽好消息,壞的都充耳不聞;這樣事情也不會只往好的發展吧?
  • Bandwagon effect 花車效應,也有人叫從眾效應,別人在流行什麼,自己也就莫名其妙的也開始做一樣的事情。(西瓜挖大邊?)
  • Framing problems 框架問題:資料呈現的方式不同,而產生不同的觀感。這好像就是包裝的問題了吧?
  • 所以人類還算是蠻好操縱的?(誤)


    沒有留言:

    張貼留言

    返回Z's Blog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