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's Blog

Design Life Style

2011年3月4日

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Mar. 5th 2011簡短心得

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Mar. 5th 2011簡短心得

http://www.economist.com/printedition/index.cfm?d=20110305

  • 本期的KAL's cartoon還蠻好笑的。歐巴馬、經濟復甦、高油價的諷刺。
  • 石油與經濟:其威脅比投資人想像來得大。兩項主因:石油供應受到重大干擾時,油價會激升,目前還算尚未有重大影響供應量。油價上揚,引起通貨膨脹,需用貨幣手段控制通貨膨脹,也會把經濟復甦給打下去。沙國還有剩餘產能可供油填補,各國也有儲油。各國經濟復甦本來就在增加用油,本來就已對油價產生壓力。高油價目前對歐美通膨影響,相對小一些;開發中國家通膨食物壓力大,部分採取補貼政策。中東北非國家通膨影響平民,對不安情勢又更火上加油。改變世界的轉機?
  • 油價對世界經濟的複雜關係。從三個角度來看,1.供油出現缺口對世場的影響。2.經濟對油價的敏感度。3.政府對最壞情況的對策。光是石油進口國的埃及不安即可讓油價上昇5元,北非產油量佔全球5%,中東地區佔30%。世界長期看來對石油的需求仍是增加。今明兩年各會增加1.5m b/d需求。沙國實際產能極限是個問題。其石油較濃且含硫量較多,歐洲煉油廠沒辦法使用這種油。低硫原油供應量太少,仍會產生缺口問題。布蘭特原油及西德州原油價差即是相似的例子。目前油價暫時穩定下來,石沺只要供應出現缺口就會對油價產生大波動。 高油價,消費者別無選,只能接受,別的地方少花一些補回來。油價上昇10%,世界GDP估計少0.2-0.3%。 世界對石油依賴度已較先前石油危機年代來得低。 歐美影響較小,歐洲本來能源稅就很重,所以對價格影響較小。新興亞洲的產業,石油密集度較大,又有補貼油價,對財政負擔增大。高油價也等於另一種稅。需求增加引起的油價上昇是良性的,供應不足所引的就是惡性的。 高油價是早晚的問題,容易開採的油,供應量到達瓶頸,如2008年在無戰亂的情況下,油價失控即是一例。
  • 房地產的危險性:房屋的真相。美國許多屋主負債大於資產;有許多房屋等著拍賣,美國房價再次下跌機率大。歐洲許多地方還有得跌,供應太多,利率調升的壓力烏雲罩頂。中國房產泡沫是中國最大的經濟隱憂。自備頭期款比率提高,可以作為變負資產的緩衝,並健全市場(錢存多點再來吧 XD)。股票信用交易的財務槓桿,差不多50%左右,而房地產的槓桿就大很多,主要是有擔保品,但其實風險還是大很多。
  • 房價和租金的比值,可以看作房地產的本益比。流動性不好,不能把廚房單獨賣掉。
  • The Great Stagnation: How America Ate All The Low-Hanging Fruit of Modern History,Got Sick, and Will (Eventually) 書:美國的成長停滯-美國如何把垂掛好摘的水果都吃光了。開發土地及教育是快速成長的方法,而以前冰箱及微波爐的發明,創造許多工作財富;現在的網絡創新並沒有創造出那麼多的工作。
  • 美國已經陷入阿富汗、伊拉克等國的問題,不太願意再陷入利比亞的問題太深?

棉花糖實驗

全球地產特別報導

地產泡泡總是會伴隨著人口增、利率變化、經濟成長等因素變化。人口萎縮的德國房地產就有不一樣的走勢。

美國調查美國人購買住宅置產的理由:提供小孩一個安全的環境;對居住空間有更多的控制權;及財務上的回報。中國的理由要多加一條:可以藉此討個好老婆。以上動機會混在一起,會造成金融穩定毒性的效果。如果是一般的物品,價格上漲就會消減需求;但它如果變成是資產的話,價格上升反而變成是購買訊號。換個角度來看,如果房子只是單純的財務投資,購買者會更清楚的作出選擇決策。人們不會漸漸地愛上他買的政府公債。Barclays的金融行為專家Greg Davies指出,買一個家的經歷,大部分是情緒上的,近似於購買藝術品。所以很容以付出太多成本。

當房價開始上揚,走勢很快就會衝起來。巴菲特炒股都沒這麼快。

地產不容易直接放空操作來避險。成功放空的案例:HSBC賣Canary Wharf大樓1.1B,隨後在250M買回。

預期心理,期望更高的價錢,這解釋了在泡沫年代,購買者為何願意購買高風險的資產商品,並且承受更高的債務。

下跌時,高級房產和次級的影響差別很大,或其他稀有的因素,相對抗跌。

歐洲美國的房產預期又會成為拖累經濟成長的原因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返回Z's Blog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