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易簡體中文字幕影片位置
http://v.163.com/movie/2006/1/D/R/M6HV755O6_M6I40GRDR.html
##改變
其實這門課都是在講 改變。
許多研究證明,改變是很困難的,但還是有可能的。
所以問題是在於“如何實現改變“
早期認為大腦在3歲後就不會增加改變了。
但後來新的研究證實,腦內神經元,從出生到恐亡之間,一直在改變。
像肌肉一樣,常用神經的會變粗。
用河道來比喻比較像,有大的水道,也有細小的水道,
常用的就會愈來愈大,所以你的思考路徑就很容易產生固定模式。
下雨時,水也很容易就流向原先已有的大型水道,
所以它會自我增強、鞏固原來的想法模式。
新的路徑會從細小的涓流,慢慢重複才會穩定下來。
做久了就會在腦中刻出固定的大水道。
倫敦計程車司機:
倫敦地圖路線很複雜,倫敦司機在受過訓練後,相關區域的腦皮質變厚了。
常焦慮、擔心的人,他們擔心的神經通路就比較容易運作。
左前額皮質區 - 積極。
右前額皮質區 - 消極。
所以萬一不小心摔倒,最好往右前方的頭摔(誤)
Martin Seligman 說:
相信有捷徑通向滿足,繞過個人力量和美德訓練是很笨的,
它導致很多人在坐擁巨大財富時感到憂鬱,精神飢渴而死。
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:
1930年是自我成長書籍的分水嶺。
之前的書,是需要努力才能實現。
之後的書,都是快速,簡單的方法實現改變
1930年後,人們的幸福感就開始下降,這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,
因為人們希望能找到一步奏效的方法,
但改變需要時間,不過改變的過程,可以去享受。
#10
網易簡體中文字幕影片位置
http://v.163.com/movie/2006/1/F/G/M6HV755O6_M6I40IEFG.html
相關連的“正反面”個性。
難以改變某些個性的原因,因為某些個性在潛意識裡,是被綁在一起的,
要告訴自己,它們是有區別的,把它們分離開來,就能改變不好的個性了。
冷酷 - 認真
簡化 - 失去優勢
尋找過錯 - 現實
幸福 - 懶惰
不對別人說“不” - 冷酷,沒同情心
其實還是可以把自己想要去除的壞特質,和想留下來的特質區分開來。
通往改變的三條路:心理學的ABC理論
A - Affect, emotion 情緒
B - Behavior 行為 行動
C - Cognition 認知 思維
漸進式改變 vs 急遽改變
(ABC) x (漸進 急遽) = 6種方式
再問一次:
我們想要改變甚麼? 我們能改變甚麼? 不能改變什麼?
一個人幸福的三個要素:
基因排列 - 天生的幸福因素 50%
外部環境 - 外部環境只要不是太極端,基本影響不大 10% (居住地,收入,天氣等)
意向活動 - 40% 怎麼思考這個世界,對這個世界的詮釋。
A. Affect
Emotion -> 要有 Emotion 才有 motion (有情緒才有行動)
A漸進:
例:Mindful meditation
Emotional Alchemy(情感鍊金術) : Tara Bennett Goleman - 專注力,意味著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,而不是試圖去改變他們,關鍵是要消解我們對負面情緒的反應,而不是抵制情緒。這就是所謂“作為人的權利(to be human)”。接受情緒,隨著對呼吸的專注,慢慢消解。
只是8周的每日20~30分鐘的冥想,大腦就產生改變。
A急遽:
例:創傷徵候群PTSD
在受到創傷後,產生急遽的改變。但也有很多人在創傷後反而得到成長。是否有 PTSD相反的正向急遽改變的體驗? - 高峰體驗(Peak experience). Post peak experience order(PTSD的相反). 有些婦女在生產後體驗了peak experience後,對其人生改變了。
如何增加Peak experience?如何增加PPEO的機率?
增加Peak experience:
接納自己的情緒,permission to be human
專注:如專心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,常會出現peak experience.
作自己天生喜歡作的事情,作有意義的事情,容易出現PE.
現代社會的快速緊張步調,是PE殺手。
增加PPEO
腦中圖像式重覆播放
把PE寫出來(正向體驗不適合拿來被分析,這樣會減低其效果,寫下體驗重播就好)
付諸行動
立刻在每堂課後練習所學到的,這樣才能的到較為永久的改變。
內外的一致性:立即改變行為,或是改變自己的態度。
改變態度,態度影響了自己的行為;行為也能夠改變態度。
韓戰的戰俘,被要求寫下共產黨的優點,長久下來,這些戰俘對共產黨的敵意也變弱了。
認知距離 (cognitive distance) - 自己的行為和信念產生差距,縮小的方法就是讓它們儘量一致。
臉部回餽假說 - 臉上帶著笑容或是皺著眉頭,會對腦內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。
一行禪師:”有時候你的歡樂是微笑的泉源,但有時候你的微笑也可以成為歡樂的泉源“
演員常會因為臉部表情影響,而入戲太深。
Body feedback hypothesis 身體回餽假說
接受自己的感情,再積極出發
抬頭挺胸走路
接受面對風險,離開舒適區,進入伸展區。
#11
網易簡體中文字幕影片位置
http://v.163.com/movie/2006/1/Q/1/M6HV755O6_M6I42J6Q1.html
找來許多女性,假裝對內向男性表示興趣聊天,後來這些內向男,半年後都變得更外向。
改變人生軌跡的兩種方法(兩種效果一樣):
1.集中注意力,整理思想,集中精神........最終獲得勇氣去作並實現。
Just do it.
在舒適區(comfort zone)時,雖然很舒服,但是能產生的變化很少。
但是跳出舒適區,進入參展區(stretch zone),也就是最佳不適區(optimal discomfort zone),這就是改變發生的地方。再越過就是恐慌區(panic zone),此時我們就會產生焦慮和恐懼。
舒適區 - 結冰的水
伸展區 - 流動的水
恐慌區 - 沸騰的水
拉伸自己,但是不要過頭;這是健康的改變方式,但是有些無法用漸進的方式改變。
改變自己的自律
Self-discipline to rituals
[ 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] - Jim Loehr, Tony Schwartz
想要得到更多的自律,可以透過思維轉換。改變光靠自律是不夠的。
自律 - 一碗巧克力的試驗。每個人的自律力都是有固定的配額。
刷牙就不需要自律,<- 思維轉換,轉換為例行公事
例行公事(Ritual) - 精確定義,在特定時間執行。
正向例行公事 - 每週跑步三次、固定全家一起吃飯、...
反向例行公事 - 至少三小時不看e-mail,和科技保持距離,
無意識去作好該做的事情,就有多出的空間去創造出新的東西。
我們塑造習慣,習慣反過來塑造我們
每30天建立1~2種例行公事,因為建立例行公事需要大量自律,而我們的自律是有限的。
C 認知
認知重建,不同的詮釋
把活動視為挑戰還是威脅?
把求職的威脅感,轉換為挑戰,有這麼好的機會可以和這麼好的人談話,可以有機會可以進這家公司,一定要好好珍惜。
如何去框架解釋所遭遇到的情況?
實驗1:
受試者在不知情下被注射了腎上腺素,被誘導生氣或是開心玩樂。因為自己認知不同而對於身體反應有不同的詮釋。
實驗2:
同樣的人參加同樣的遊戲,但遊戲名稱叫社區遊戲,就比較能展現合作;遊戲名叫華爾街就會較容易出現競爭的結果。
人際關係 ﹣ 關鍵是被暸解,而不是被認可。
清潔婦的實驗,對飯店清潔婦說到鍛練身體的重要性,並計算出清潔房間所消耗的熱量等,並告知其實你們的工作就是在鍛練身體。在數週後,這些人的體重下降,身體更健康,自信更高。
認知的快速變化(創作)
1. 準備 - 其實快速的變化,也是要先做好大量的準備,沈浸在基礎知識裡。
孵化 ﹣ 適當休息,讓點子從潛意識浮現出來。
頓悟
評估 - 很多頓悟最後不一定管用。
詳細闡述 - 把點子寫下來展開
休息的重要性
JP Morgan : 我可以在9個月裡做完一年的工作,但不是12個月。
#12
網易簡體中文字幕影片位置
http://v.163.com/movie/2006/1/A/C/M6HV755O6_M6I42JEAC.html
寫日記的作用
寫日記的實驗:
寫下一生中最難過的經歷,連續4天,每次15分鐘。
對自己有深刻的影響,並且沒什麼和其他人談過的經歷,並寫下現在對它的看法。這種做法很簡單,其中包含了心理學ABC要素。
實驗結果:
前幾天的受試者的焦慮程度大大的提高,隨後數天,卻降到比實驗之前更不焦慮, 並一直維持著這個水平。一年後,這些人去看醫生的次數減少,免疫力提昇。減少壓抑情感通道(打開了一條閉塞的通道)(包括痛苦及積極情緒流動的通道),因 此更外向了。這實驗男女都有效,但是對男性的助益更大。因為女性比較容易找到人談心事(女性的友誼支持系統本來就比較強大)。
相反的實驗:
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感覺體驗,將它詳細寫出來,重新體驗一次。結果仍然是受試者身體更健康。(不要試圖分析為什麼會有這次體驗,這樣會有不好的作用)
寫日記釋放感情,從過去不好回憶中,整理出一個整體的故事,得到頓悟啟發的人,其獲益最大。
健康旳人為什麼健康?
1. 理解能力 - 我能理解這個社會,生活的高低起伏,對我來說是重要的經歷。
2. 管理能力 - 能應用各種內部及外部資源來處理事情,這是一種自信。
3. 關聯性 - 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會發生,其實有它的道理,未必是壞事。
把過去不好的事情寫下來,就會在日記中實現上面三點,讓過去不好的事情產生好的關聯性。
結合ABC,讓它們之間產生正向強化循環
A - Affect, emotion 情緒
B - Behavior 行為 行動
C - Cognition 認知 思維
重要的是過程,ABC的過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