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's Blog

Design Life Style

2012年1月15日

哈佛幸福課 #7~#8 樂觀、感激 積極心理學 Harvard Positive Psychology

#7
網易簡體中文字幕影片位置
http://v.163.com/movie/2006/1/2/9/M6HV755O6_M6I40GG29.html


## Coping 面對

我們如何變得更樂觀? 三種方法:
1 採取行動
2 想像自己成功
3 認知療法

1行動
Albert Bendura的研究:
常被任意誇獎的人,長期來說不是好事。
只是用語言激勵自己,是沒有效果的。
努力、面對,一定會成功,至少也比不作為還要成功一些。即使只有一點點成功,也有助於自我效能感的提昇,有助於增加自信;而自信反過來激勵我們更努力。
與免疫系統相似,透過生病來強化免疫系統;我們也是透過生病來強化自己。
我真誠地希望你們能多經歷失敗,而在失敗時,能學習用不同於一般的角度去詮釋失敗。
以良性循環的方式,漸漸循環提昇。努力 -> 自信增 -> 動力增加 -> 努力...
Soren Kierkegarrd說:勇敢冒險或許會一時失足;卻步不前則會迷失自我。

⒉ 想像自己成功
把它具體視覺化 (visualiziation) ,如:運動員想像在賽道上奔跑,最後獲得勝利上台領獎。業務想像自己拿下了訂單。
視覺化的道理是?
這與大腦的結構有關,當看著自己的手,腦中的某些神經元就回啓動,視覺皮質啓動,記住了它的樣子。而後來回想這手,同樣的神經元又會啓動;此時對大腦來說,它們是一樣的。(這也是夢境真實的原因)
想像自己經歷過努力後成功的畫面,大腦無法分辨真假。如果我們反覆想像,因為大腦討厭不一致,於是就會改變自己的外部,讓它們一致,與內心相符。
就如同一英里在四分鐘內跑完一樣,一旦有人能完成,大家才發現這是可能的,於是許多人隨後不久也紛紛突破四分鐘的極限。因為他們產生了新的、可達成的基模。我們也可以經由想像,達成這樣的基模。在很多時候是很有效果的。
(思考的模擬器,在正式執行之前,先預演一次)

a 只想像自己考試的結果得了A的好成績
b 想像自己先努力念書,最後考得很好
> b組的效果較佳

馬丁路德的 "我有一個夢",對努力、成功的情境描述的很詳細。
好的演說會創造出畫面,引發情感,進而引發行動。


⒊ 認知療法
基本原理是: 思考驅動了情緒。 它已經成功地運用了40多年。

認知療法的架構模型:
(a)外部發生了事件 -> (b)評估:對事件做思考 -> (c)激發情感
例如:
(a) 有一隻老虎衝向我 (b) 牠想吃掉我 (c)害怕 ,作出逃跑的行動。

我們如果想要改變有不同的行動 -> 改變情緒化 -> 改變評估。
改變評估後,就能有不同的情緒,去做不同的行動。
有是候只是受到一次的挫折,以後對相似的事件就都會有相似的偏差扭曲評估出現。

如:約別人出去,被拒絕了,就覺得自己沒人要。 這次被拒絕的事件,導致日後對約會產生不合理的想法,產生不好的情緒。

導正不合理的想法 - 導正、回歸合理的想法就可以了,不好的事情只是一時的失敗。

認知療法概要:
在做事情之前,要思考自己是不是某個地方扭曲了事實,而產生了不好的情緒。

過度歸納,只要失敗過一次,就覺得以後都會失敗。
全有/全無的二分法:只是小失敗,就像是世界末日。考試沒那到A,其他成績都不能接受。

三個M
Minimizing 最小化:隧道效應 - 老師上課的學生中,有一人在課堂打瞌睡,老師心中就被那學生占據,只看到他,就會覺得自己講課是不是很無聊。只看到其中一小部分,忽略了其他整體。消除其中極端的積極或消極的影響,回歸真正的現實狀況。
Making up 虛構、無中生有:發生不好的事情,產生出不存在的理由,把不存在責任推給別人或自己背負。
Emotional reasoning 情感的理由:如自己充滿了嫉妒,所以自己一定是個壞人。因為情緒產生了偏差的評估。

認知療法的關鍵在於真實化,把扭曲的想法回歸真實。
• 我的結論與現實情況相關嗎?
• 它合理嗎?是不是忽略了什麼重要的?
• 是不是有其他重要證據要注意的?
小心不要zoom in,過度專注到某個小地方。 回到整體觀 zoom out。

Ed Diener 與 Martin Seligman 對最幸福的10%人做研究,結論是:
其實這些人也經歷過不比他人少的痛苦,但是因為不同的詮釋,他們回復的更快,並從中學習。
我們不可能一直遇到好的事件。遇到不好的事件,關鍵就在於後面對事件如何評估,而評估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。(評估的好一些,日子就好過一些;反之亦然。)
通往幸福沒有捷徑,不是知道某些事之後,就一直會幸福下去。
在一生之中,要努力施行各種幸福的方法。

#Focus 關注、焦點
對幸福的人,人們感知世界的方式,比外在客觀條件更重要。
有些人,看似擁有了一切,卻過的不快樂。
有些人看起來過的困難,但卻一直能慶祝生活、感謝。

愛默生說:
To different minds the same world Is a hell and a heaven. 這世界對不同的心來說,既是天堂又是地獄。

莎士比亞說:
Nothing is good or bad,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.  事情沒有好壞之分,只是思想使然。

在基本需求滿足之後,對事情的好壞之分,就取決與自己。
許多情況,覺得生活在地獄的人,就像是之前做過的計算幾何圖形數量的測試。只專注看到人生中不好的部分,看不見巴士上的小孩。

"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"(Way of Peaceful Warrior)裡的故事:
有個工地工人,每天中午吃飯,打開便當盒時,都會抱怨:該死的,又是花生醬和果凍三明治。 有一天,另一個工人就忍不住說:既然這麼討厭這些東西,你就叫你太太換別的午餐吧。 他回答:什麼老婆,我還沒結婚。便當都是我自己弄的。
我們也常常這樣做出自己討厭的三明治,而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。

兩種原型
消極者 (fault-finder):總是關注不成功的事情的人。關注自己、別人的問題,抱怨工作。消極者,甚至在天堂都能找到缺陷。消極者以為糟糕現實真的存在,而沒有意識到是自己把消極創造出來的。 消極者用檸檬汁做檸檬。
積極者 (Benefit-finder):積極者專注成功、生活中的光明面。在烏雲中找到光芒。用檸檬榨檸檬汁。
一般人都處於兩個極端之間的某個點。鼓勵大家慢慢從"搜尋失敗"這種心態,移往"搜尋助益"心態的那一端。

這門課並不是專注在積極面,而是專注在現實。長期只專注在積極面,也不是健康的狀況。
R. L. sharpe: 這不是很奇怪嗎?王子和國王,在木削圈裡跳躍的小丑,及如你我的凡人,怎麼會是永恆的打造者?每個人都拿到規則表,一大塊不成型的東西,一袋工具,在生命流逝之前,人人都必須雕出一塊墊腳石或絆腳石。

經常我們一開始就是拿到一塊石頭,拿到石頭不是我們的責任,但拿它來做什麼,是我們的責任。

認知重建
不要浪費每一次危機帶來的潛在成長的機會。
David Schnarch談論婚姻中的考驗:成功的婚姻,並不是一直和睦融洽的,往往會有爭吵,經過磨難、危機、分歧的婚姻。而也就因為這些苦難而發展得更好,維持長期的關係必須靠這種方法。

並不是所有關係中的問題都應該要解決,有些是應該要分開。
但大多數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。

Warren Bennis的研究,關於個人層面的關係:
不同代的領導人物,都曾經面對過艱難的困境。應用這個困境,發展成長。

雖然不相信事出必有因的說法,
但我相信總有人可以把不好的事件,扭轉做到最好。

曼德拉很慶幸自己能夠有機會待過監獄,改變自己。

 Tal用消極者的角度,與積極者的角度,講述自己成長的故事。
(聽起來是兩個不同的故事。)

#8
網易簡體中文字幕影片位置
http://v.163.com/movie/2006/1/C/8/M6HV755O6_M6I40H5C8.html

得到癌症的病人,如果能從這個患病過程之中,得到積極的相法,其存活的機率及時間都更長更好。

修女實驗:
在1932年,對剛畢業的178位修女所寫的個人傳記分類。
後來在這些修女85歲時對們做調查。其中寫得最積極的,90%還活著;而最消極的人,只有34%活著。
94歲時又對他們做調查,最積極的還有54%活著,最消極的只有11%。


疑問:
Q1: 既然樂觀主義這麼棒,為什麼大家不是樂觀主義?
Q2: 如何變成樂觀主義?

A1:
我們常認誤認為樂觀主義不切實際。
24小時新聞媒體等,常大比例傳播各種不幸的事件,讓我們覺得這世界很可怕,
媒體過度凸顯負面的新聞,常常只在最後30秒才有一點正面有趣的新聞。
但其實在身邊一直在發生許多正當、善良、美妙的事件。
自己要多注意積極的新聞,因為這世界上發生好事比壞事多更多。

其實是消極者才是脫離現實。

腦中的自我對話,也常是關注於,我什麼事情沒做好? 又搞錯了什麼?
自己也應該要讓自己關注,正面積極面的自己。

感激、欣賞一些身邊的好事、正常運作的東西。
你總是能夠找到東西來感激。

種子:需要澆水、陽光、關心才會發芽成長。
而人的潛力也是如此。

A2:
多看報導一些正面的新聞。
多接受、體驗藝術。
我們習慣了正常、良好的事情,對它沒有知覺了。因為我們人腦是變化感應器,專門偵測身邊的變化。適應力,在處理負面事件是好事。但適應力對正面事件就不是好事。
不要等到失去事物之後才發現它的重要性。
感激健康,不要等到失去它之後。
不斷地感謝身邊的事物,感激朋友、家人等等。

針對得到不治之症、沒有幾個月能活的人的研究:
他們常會有這輩子,第一次覺得自己活著的想法。懂得感激自己有呼吸、感激自己的丈夫、朋友、小孩、花草、對話。

一定要得到不治之症才能夠有這樣的感激嗎? 沒有必要等到那個時候。

Robert Emmon實驗:
1. 每天睡前寫下生活中值得感激的大小事。
2. 每天睡前寫下生活中與他人爭吵等的壞事。
3. 每天睡前寫下你比別人優秀的地方。
4. 每天睡前寫一些隨意的事情。

結果寫下感謝的第一組,最快樂,最樂觀,最容易達成目標、最仁慈、健康。
最差的是第二組寫壞事的。

建議大家每天都像第一組一樣,認真、有意識地寫下自己感謝的事物,
感謝時,同時在腦中將那事物的影像浮現。
讓自己不會對好的事物習以為常。
可以每週變化挑選不同的方向、角度來感謝,增加新鮮感。

兒童能保有童真,因為他們對很多詞句都要圖象化,所以思考較慢。
而大人要有意識才會把字詞給圖像化,而且我們都對身邊的事情都習慣麻木了。
我們要是能再對字詞圖像化,就能回復童真的感激之心。

Tal講述他外婆,經歷戰爭、集中營、失去親人、重病,到老年時,仍然覺得人生、這個世界真是美好。

#09
積極者不是盲目樂觀的人

 一般常常會自己問自己的問題是:我自己有什麼地方不對的?
感謝的練習 - 讓自己留心、注意到身邊美好的事物,可以在晚上睡前寫感謝練習時,把它寫下。

真正去感謝那些幫助過你的人:win-win 雙贏策略。
常常去打電話感謝,登門感謝等等。
寫了感謝信,即使沒有寄出去,自己的幸福感也能提升。

Sonja Lyubomirsky的研究:
請參與者,針對人生中最好或最糟糕的經驗,以ABC三方面
(a 影響-情感 b 行為 c 認知-當時的想法,與現在對它的看法 )
連續三天,每天一次,每次15分鐘。分成4x2組:
1. 只是寫下來
2. 對著錄音機說
3. 只是想著,沈思15分鐘
4. 什麼都不做

另外各再分成兩組:
a. 針對最差的體驗
b. 針對最好的體驗

針對最糟糕的經驗,實驗結束後4周:
1a. 寫經驗的人,他自己的感覺、健康變好了。↗
2a. 對錄音機講的人,也是變好了。↗
3a. 只是沈思的人,感覺、健康狀況都變差了。↘

針對最好的經驗,實驗結束後4周,出現了相反的結果;
1b. 寫經驗的人,他自己的感覺、變差了。↘
2b. 對錄音機講的人,也是變差了。↘
3b. 只是沈思的人,感覺、健康狀況都變好了。↗

研究結果:
分析(寫,說) vs 重現(仔細去回想)
分析壞事 - 寫出或念出來,對它做分析,它可以清除、協助自己釋放掉不好的經歷。
重現壞事 - 只是在腦中想,沒有清除的效果,反而產生惡性循環。

分析好事 - 分析好事,反而讓自己感覺沒那麼好了。
重現好事 - 讓自己重新體驗一次愉快的回憶。

每天睡前,寫下、重現感謝練習,是”重現好事“的一種手段(不要分析它),容易、效果好。

相關連結: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返回Z's Blog首頁